1)133、前车之鉴_德昭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去匆匆。

  赵德昭这一次临时折返锦城府纯属自作主张,军令在身,容不得他在锦城府多做停留。

  于是赵德昭只能选择了离开,既然王全斌听不进劝,赵德昭也拿他没有办法。

  毕竟王全斌才是三军统帅,他定下来的事,不是赵德昭所能干预的,除非赵匡胤亲至还差不多。

  两日之内,赵德昭两次从锦城府的南门出去,然而心境却截然不同。

  昨天出去的时候赵德昭还是带着些轻松的。

  那时候的他认为在自己的控制下,锦城府里的百姓们因为宋军的劫掠而激起的火焰已经被自己给成功的压了下去。

  虽然赵德昭知道自己离开之后,那些将领们肯定会故态重萌,但是有了吕余庆在旁压阵,情况可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可惜赵德昭辛苦了这么久,甚至不惜将北路军的那些将领都给得罪了个遍,才算是把这面东墙给补上了。

  结果那边王全斌“咣当”一下,就直接把西墙给砸烂了,让赵德昭的一番辛苦都付诸了东流。

  当兵吃粮,吃粮当兵。

  现在这个时代里,普通士兵可没有什么所谓的忠诚可言的,你出钱,我卖命,就这么简单。

  正因如此,赵德昭才能在前面的时候轻而易举的挑动起宋军兵将之间的矛盾,拔掉了那些将领们的爪牙进而逼他们就范。

  同样的道理,那些由投降的蜀军重新改编的士兵们也没有多少对蜀国,对孟昶的忠诚可言。只要赵匡胤给的钱足够,他们也并不介意替大宋卖命。

  可是现在,王全斌直接将人家的卖命钱都给克扣了大半,要说这些人会不闹事?

  鬼都不信。

  征讨蜀地的宋军有多少?

  五万多。

  投降改编的蜀军有多少?

  十几万。

  单单这个人数对比就很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他们都是蜀国的正规军人,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

  而且这些蜀军大多都是集体投降的,虽说上层将领没有了,但是中下层的组织结构还都很完整,这让他们依旧能够发挥出远胜流民盗匪之类的战斗力。

  这帮人要是乱起来了的话,危害性极大。

  赵德昭不相信这么简单的事情,王全斌他一个经年老将会不懂?

  但很明显,王全斌已经被这一次的灭国之功给冲昏了头脑。而那些将领们也都被锦城府的花花世界给迷住了眼睛,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看不到了。

  此时此刻的赵德昭看着身后的锦城府,看到的似乎并不是一座巍峨的城市,而是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可惜的是,赵德昭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是一声叹息之后,打马离开了。

  没花多少功夫,赵德昭他们就赶到了津渡,登上了留候的船只,追赶前方的船队而去。

  当初东路军逆流而上,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到达了锦城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