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痛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腹痛腹中窄狭当脐痛)

  东垣云。腹中诸痛。皆由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受伤。寒邪乘虚入客。阳气不通所致。

  故卒然而痛。经云。得炅则痛立止。中脘痛属太阴。理中汤。脐腹痛属少阴。真武汤。小腹痛属厥阴。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若夫热病腹痛。热则芍药甘草汤、黄芩汤。寒则理中汤。若脾胃素虚人。饮食不能消克者。六君子加香、砂。若兼外感宿食者。藿香正气散。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利者。即是蓄血之证。桃核承气汤。小便不利者。即是溺涩之证。五苓散。有心腹大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是名霍乱。急以盐汤灌之。其或清痰留滞于胸膈之间。食积郁结于肠胃之内。皆能令人腹痛。痰则控涎丹。食积枳实导滞丸。

  凡治腹痛。必用温散。如台芎、苍术、香附之类。白芍能治血虚腹痛。惟脉弦发热者为宜。

  其性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若气虚者服之。反伤脾胃也。绵绵而痛无增减。欲得热手按。及喜热饮食。脉沉迟者。寒也。理中汤加肉桂、香、砂。腹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秘者。微利之。平胃散加藿香、半夏、紫苏、木香、大黄。虚人。人参养胃汤。时痛时止。热手按而不减。脉洪数者。热也。二陈汤加浓朴、枳实、芩、连、山栀。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加芩、连、木香、枳实、木通。虚人。六君子加香、砂、猪苓、泽泻。感暑而痛。或泻利并作。脉必虚豁。十味香薷饮。感湿而痛。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胃苓汤。如腹中常有热而痛。此为积热。调胃承气汤下之。因客寒作痛者。脉必弦缓。小建中加炮姜。兼气郁脉沉者。更加台芎、苍术、香附。因热作痛。脉必数疾。二陈汤加芩、连、芍药。痛甚。稍加炮姜从治之。若时痛时止。口干恶心头眩。或泻黄沫者。火也。前药勿用炮姜。加大黄微利之。脉沉结或伏。必腹痛。痛引两胁及肩背。皆不得俯仰者。气滞也。二陈加川芎、木香、枳壳、香附。不应。有血也。加蓬术、穿山甲。七情内结。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作时发。发即欲死。七气汤选用。酒积作痛。曲丸。食积作痛。保和丸。虫痛者。懊作痛。上下不定。痛有休止。或有块梗起。痛则呕吐清水。当从虫积治之。因疝致痛者。必引睾丸。或小腹有一条梗起。宜从疝治。因触秽致痛。得热汤饮转剧者。是臭毒攻逆也。另详本门。

  小腹痛小腹痛满有三。皆为内有留着。非虚气也。小腹正中为少阴任冲之分野。两傍为厥阴肝经之分野。一属燥结大肠。其证五六日大便不通。按之坚满。绕脐攻痛。小便虽利而黄赤。其脉数实有力。为府邪实结而痛满。大承气下之。若因津血枯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