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暑(参绪论暑证)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素问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暑气内扰于营则汗。上迫于肺则烦喘。内干于心则多言。总不离乎热伤心胞。而蒸肺经之证也。金匮云。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此因暑而伤风露之邪。手太阳标证也。太阳小肠属火。

  上应心胞。二经皆能制金烁肺。肺受火刑。所以发热恶寒。似乎足太阳证。其脉或见弦细。或见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此热伤肺胃之气。阳明本证也。发汗则恶寒甚者。气虚重夺其津也。温针则发热甚者。重伤经中之液。转助时火肆虐于外也。数下之则淋甚者。劫其在里之阴。热势乘机内陷也。此段经文。本无方治。东垣特立清暑益气汤。足补仲景之未逮。

  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无形之热。伤肺胃之气。所以多汗恶寒而渴。故用白虎以化热。人参以益气也。

  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因冷水灌汗。有形之水。郁遏皮毛。闭其汗湿。所以身热疼重。故用一物瓜蒂汤涌吐。则阳气发越。汗大泄而热愈矣。后人不敢效用。每以五苓散加葱豉。或栀子豉汤并用。探吐皆效。王节斋曰。夫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胞络之经。其脉多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其证身热汗出而喘。烦渴多言。倦怠少气。或下血发黄生斑。甚者火热烁金。致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治暑之法。以去湿热清心利小便为主。气伤宜补真气为要。又有恶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闷不省。而为霍乱吐利。痰滞呕逆。腹满泻利。此非暑伤。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此热伤阳证也。必苦头痛发热汗泄。肌肤大热而渴。乃天热外伤元气也。宜益元散、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选用。若避暑热于凉亭水阁得之。此暑伤阴证也。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消暑十全散。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局方香薷饮。恶心者。胃中有痰饮也。香薷饮下消暑丸。伏暑大热水泻脉数。可用黄连香薷饮。若外既受寒。内复伤冰水生冷。腹痛泄泻。霍乱吐逆。藿香正气散、养胃汤选用。若饮食过多。吐泻腹痛。脉沉微者。大顺散。若真阳虚人。房室不慎。复伤生冷。腹痛极泻利。脉沉弦者。冷香饮子。甚则霍乱吐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