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痛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痛有二。一谓目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痛。盖目白眼痛属阳。故昼则疼甚。点苦寒药则效。经所谓白眼赤脉法于阳是也。目珠黑眼痛属阴。故夜则疼甚。点苦寒药反剧。经所谓瞳子黑眼法于阴故也。

  楼全善云。夏枯草散。治目珠痛。至夜则疼甚者神效。血热。本方加当归、芍药。虚人。四物汤换生地加羌活、香附。下咽则疼减。风热瞳痛甚。泻青丸、洗肝散选用。

  白眼痛多有赤脉。若恶寒脉浮为在表。选奇汤。脉实有力。大府闭为在里。泻青丸加薄荷、甘草。亦有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秋天多有此患。故俗谓之稻芒赤。

  泻青丸加黄、甘草。

  天行赤热证目赤痛。或睥肿头重。怕热羞明。涕泪交流。里巷老幼相传。治法前后不可镰洗。只用童子小便煎黄连温洗。日三五遍。更用宣胡二连、白矾、雄黄。共研细调。姜汁点大。通其恶泪。其痛立止。先服洗心散一剂。次用洗肝散一二服。此证只气候瘴毒之染。全属外因。虽有赤丝乱脉。赤肿痛甚。终不伤损瞳神也。二七日不愈。必犯本虚之故防变他证。

  暴露赤眼证此证与天行赤热眼同。而天行能传染。此但患一人。而无传染。天行虽痛肿而无翳。此则痛而生翳。为不同耳。切不可镰洗。亦不可用补。先宜酒煎散发散。次与大黄当归散疏通血气。洗以黄连、当归、赤芍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即再温。日三五次。

  暴风客热证卒然而发。其证白仁壅起。包小乌睛。疼痛难开。此肺经受毒风不散。热攻眼中。致令白睛浮肿。虽有肿胀。治亦易退。非若肿胀如杯之比。宜服泻肺汤。肿湿甚者。稍加麻黄三四分。赤肿甚者。加黄连半钱。生地黄一钱。

  火胀大头证目赤痛而头目浮肿。夏月多有此患。有湿热风热。湿热多泪而睥烂。风热多胀痛而憎寒。普济消毒饮随证加减。若失治则血滞于内。虽得肿消。而目必变也。

  羞明怕热证热亮之处。则目痛涩。畏避不能开。火郁于上也。病在心肝脾三经。火燥血热。

  偏在阳分。盖己之精光弱而不能敌彼之光者。生料六味丸换生地去山萸。加决明、羌活、芩、连。若风气攻注。眵泪羞明。密蒙花散。风痛日久。渐变作火而羞明畏热。头目胀痛。若以风药与之则火愈炽。此风火相煽。选奇汤倍加葱白。怕热皆有余证。羞明有不足证。患久不已。此风从火化也。还睛丸。若目不赤痛而羞明者。乃血不足。胆汁少也。神效黄汤。今人皆称怕日羞明。俗传音近之误。

  睑硬睛疼证不论有障无障。但或头痛者尤急。乃风热痰火。及头风夹攻。血滞于睥内所致。

  先用香油调姜粉擦之。稍软翻睥开导。若坚硬之甚。其胀日高。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