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损(传尸)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素问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脉气上虚尺虚。

  是谓重虚。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然。脉虚者。不象阴也。此滑则生。涩则死也。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金匮云。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其脉大者。劳伤阳气也。手足烦者。脾主四肢也。春夏阳气升腾而阴火僭逆。故剧。秋冬阴气收藏而虚阳敛遏。故瘥。皆劳伤元气之证。下言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此则劳伤精气。肾肝失职之候也。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脉虚芤迟者。亡血失精。本虚之脉也。芤动微紧者。本虚中伏有微邪。肝气内动。所以魂梦不宁也。夫亡血失精。皆虚劳内因之证。举世皆用滋补血气之药。而仲景独举桂枝汤。其义何居。盖人身之气血。全赖后天水谷以资生。水谷入胃。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气不营。则上热而血溢。卫气不卫。则下寒而精亡。是以调和营卫为主。营卫和。则三焦各司其职。而火自归根。热者不热。寒者不寒。水谷之精微输化。而精血之源有赖矣。以其亡脱既惯。恐下焦虚滑不禁。乃加龙骨、牡蛎以固敛之。盖龙骨入肝敛魂。牡蛎入胃固精。皆收敛精魂之品。后世鲜有用之者。每每疑其止涩而非之。殊不知二味入于石脂、钟乳、巴戟、苁蓉、金樱、益智之类。则为劫剂。入于桂枝汤中。则为固蛰封藏之本药也。至于虚劳失精。悸衄腹痛。烦热口燥。则于本方加胶饴为小建中。虚劳里急。为营卫枯槁。更加黄为黄建中。此皆后天不足所致。故以调和营卫为主治也。后人专用滋阴降火误治。遗害未至于剧者。用此悉能挽回。若夫先天肾虚致病者。又当八味肾气丸。其虚烦不得眠。主以酸枣汤。内有干血。主以大黄虫丸。以上诸治。除酸枣汤外。后世皆所切禁。非特不敢效用。亦无齿及之者。良可慨夫。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诸不足。黄建中汤主之。

  上条言虚劳失精。而里急腹痛。烦热悸衄。明系阳气内夺之候。故用小建中以和之。下条言虚劳里急诸不足。较上条虚证更剧。故于前方更加黄以大补卫中阳气也。按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津液。枯槁四出。难为力矣。内经于针药莫制者。调以甘药。金匮遵之。而用小建中汤、黄建中汤以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也。后人乐令建中。并用前胡、细辛以退表热。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